1962年,于荣胜出生在江西抚州东乡县岗上积镇。现年59岁的他是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……一串串头衔,不仅代表了于荣胜大师的“江湖地位”,更代表了他精湛的技艺和格局的高度。
开怀大笑的弥勒佛、沧桑平和的独钓翁、且行且吟的苏东坡……一件件沉睡的木材通过于荣胜的手雕刀刻,焕发出了摄人心魄的生命力。空气里流溢着淡淡的木香,于荣胜脸上浮现出淡淡的欣喜。从儿时起,这种陶醉的表情就从未变过。
于荣胜在一处农家老宅长大,老宅里随处可见的雕花、佛像、书画、器皿,是他年少时最心爱的玩具。每当有木匠来老宅雕梁画栋、雕刻佛像或制作家具时,于荣胜围在一旁总是问东问西、评头论足。
成年后,于荣胜离开家乡,带着所有积蓄前往景德镇打拼,在那里,他的眼界又进一步开阔,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和胆识,于荣胜在频繁的交易中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,他在广州开了一家古玩店。97年金融风暴将红火的古玩生意卷入严寒,他当机立断,前往海南发展。
为什么要前往海南?因为海南盛产一种珍稀木材——黄花梨,作为一名木雕大师,他深知木材对于木雕的重要性,在海南于荣胜花光了所有的钱以购买黄花梨树根,潜心开发黄花梨木雕。
而他的技艺,也在多年的勤学苦练,博采众长后渐入佳境,神念融融,已得天趣!
自此,他步入了辉煌的木雕人生,踏入了全新的天地!
深耕木雕多年,于荣胜不仅具备手艺人特有的专注力和掌控感,也拥有成功商人特有的敏锐嗅觉和冒险精神。他的木雕王国不是偏安一隅,而是不断精进。目前,于荣胜已经拥有数家木雕机构,它们或是销售门店,或是手艺作坊,同时,于荣胜也主动承担起了对行业后辈“传帮带”的责任,“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前辈们的传经送宝,现在当然要回馈给更多的人。”他坦言道。
面对时代变迁,于荣胜始终保持着初心。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“朴素”。这种朴素,是“大腹便便,随随便便”;是“山里挖出来的树根,还带着泥土的馨香”;是“冥冥中与木雕结下的情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