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房兀坐万机休,日暖风和草色幽。
——宋·周敦颐
书房,是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消遣和休憩的处所。在以文为业、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,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,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。
古人对书房的讲究程度,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精致得多,因为,书房不仅是一方填充自我和审视自我的天地,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。每当古人闲下来的时候,就会摆弄一下自己文房中的那些小物件儿。那么今天,不妨就跟着木雕君,一起去看看文房中的那些精致物件吧~
01笔船水滴
笔船主要用于横放毛笔,以木、牙、铜、玉质材料制作。多作长方形,口沿外撇,内设笔搁。
水滴,原名砚滴,滴水磨墨之用。
▲古代文房所用的笔船及水滴
▲花梨文盒套装
点击上图即可跳转购买
现代人的雅致文房,其实一个套装就可以拥有。此款文房套装外盒为花梨制,包含笔墨纸砚、活字印章、印泥、笔船、水滴、腕枕、专业篆刻原石、黄铜尺刀、书画毡等。整个套装长一尺,厚仅寸余,通体简素方正,宛若将整个书房都凝形缩影于其中,是一款配件齐全的移动书房。
▲此花梨文盒套装所含产品概览
02印章镇尺
印章包括姓名、闲章、肖形章等形式,过去读书人大多有多枚,齐白石就有“三百印石富翁”之署。
镇纸为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,多为长方条形。
▲古代文房所用的印章及镇纸
▲初见·私人定制活字印章盒/活字镇纸
点击上图即可跳转购买
人生总是会出现万千变化,在黄铜上刻字为念,不仅是文人的专属温柔,也能为上班族增添别样文气。Mini印章套组,核心部分为四枚黄铜活字印章,可自由排列组成,印盒底部自带印泥,倒转即可蘸取印泥,取用十分方便。镇纸以紫光檀为材,木性稳定木质坚硬,这一方镇纸重量为238g,仅一道完整工序就需耗时30天,全程共10余位手艺人参与,以iphone背壳的同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,让使用者在片刻的时光里,就能回味到文人的无限雅趣。
03笔筒笔架
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,一般呈圆筒状,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。笔筒的祖上当为笔床、笔架、笔船和笔格。
笔架亦称笔搁、笔山,汉族传统文房用具,常放在案头用来架笔。
▲古代文房所用的笔筒和笔山
▲复星高照 紫光檀笔筒礼盒/崖柏·乾坤自在套装
点击上图即可跳转购买
将千年古传的榫卯技艺与笔筒完美结合,不采用一钉一胶就打造出一款沉稳古朴、圆润有质感的紫光檀笔筒。崖柏和黄铜在笔架和笔上相辅相成,既有木的温润,又有金属的亮泽,将笔放于此笔架之上,不仅实用性上佳而且观赏性十足。
04书灯禅灯
书灯类似于今天的台灯,多小巧美观,古代有用青铜制作的也有用瓷器制作的。
禅灯类似现在落地灯,古时以石材为主,有多种造型。
▲古代文房常用的书灯及禅灯
▲竹编麻绳灯笼台灯/竹编钓鱼式落地灯
点击上图即可跳转购买
文房的台灯,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必备之物,温和的灯光不仅能照亮一室,还可保护双眼。此台灯以老楠竹为材,通过老手艺人编织成竹灯外罩,而侧边的麻绳则营造出一种屏风的质感,中式古典氛围十分强烈。另一款竹编钓鱼式落地灯,不仅可放置于文房,也可陈设于客厅,素雅优美之中透露出竹材高洁隐逸的品性,将自然与家居紧密结合,高雅又宜居。
除了上述文房好物,文房中的雅致小玩意儿还有书匣、蜡斗、叆叇(àidài,也就是眼镜)、裁刀等物,在古代文人眼中,它们不只是实用的工具,更是精神上的良伴。
本期国风雅韵已奉上,下期更多国风好物,待您解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