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婆的点心


“东阳味道”名小吃——关于舌尖的记忆,总是倍加深刻。一闻见香味儿,就像外婆在身边。只是时间悄悄流逝,有些味道也日渐消散,若可以觅见那股记忆,必会奋不顾身。


传统美食的珍贵之处,其中之一便是手工。城市的现代化是传统美食的敌人,流水线上的食物相比手工食物缺少了许多情感与诚意,也隔绝了一丝温暖。必点就是她家牛肉炒饭,“本年度最好吃炒饭”,没有之一。翻炒的粒粒分明,牛肉也是真材实料,这可能是来自大铁锅+大火爆炒的独特魅力~搭配手工制作的牛肉酱。一碗牛肉炒饭真的不过瘾。

杨铭宇黄焖鸡米饭


风靡全国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来啦!成片的香菇,裹在油润的黄色鸡汁里,点缀着青色和红色的辣椒,混合出诱人的味道。


黄焖鸡米饭最大的魅力早已在名字里讲明,就是黄焖。鸡,不是土鸡也要是三黄鸡,除去鸡胸白肉其余皆可入锅,但追求至纯享受的朋友自然全部都要用鸡腿肉。去骨剁成大块和秘制酱料一起扔进高压锅快速焖熟,鲜美滑嫩一点不柴。大块的肉和牙齿尽情谈恋爱,还没进胃就已经饱了三分。焯水炒糖色和香菇丝一起加酱料翻炒1分钟,然后加水焖煮,听着锅里咕嘟咕嘟,仿佛是酱料的味道分子大喊着杀进鸡块每一层肌理。让上桌后的每一口都有滋有味。



金华特色牛杂面


提到大名鼎鼎的金华酥饼,相信没有小伙伴不知道,但是,你知道吗?金华还有一样小吃很有名,甚至有很多人穿越城市,从江北跑到江南就为了寻觅这一口鲜味和爽滑。不卖关子,否则你绝对是口水一地的节奏,那就是正宗金华牛杂面。


锅里是浓郁的原汁牛骨高汤,把切好的牛肉、牛杂等一股脑地沉入这汤中,盖上锅盖焖煮,隔个半分来钟,不慌不忙地揭开盖子,手臂一扬,往汤里加入手擀面或者地瓜面、千张,当然,你也可以选择米粉或是河粉,继续煮,最后大勺在空中划过一道小弧线,调料、蒜末点到即止,再撒上一撮自家菜园里种的香菜、小葱等,一手拎起锅子,一手执勺,三两拨拉,面就稳稳地落在碗里了,如此这般,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杂面算是完成。


北方饺子坊


俗话说:饺子就酒,越喝越有,这是属于每一个在外北方人心中的乡愁,包裹不同馅料,味道鲜美的饺子,让人无法忘怀。饺子都是手工现包现煮的,现擀的皮儿嚼起来都特别筋道,皮薄馅大鲜美多汁,甚是美味!


过去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饺子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冬至餐桌上的首选。那么冬至吃饺子馄饨是怎么来的呢?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


粥员外


用心熬煮一碗好粥是粥员外的理念,在这繁忙拥堵的城市中,给你一碗温暖好粥,只为“念着你,暖着你”!


俗话说得好:“好米煮好粥”,粥员外专注健康养生粥品,在对于大米的选择丝毫不马虎。精选优质东北大米,颗粒饱满,质地坚硬,色泽清白透明,是熬粥的首选。招牌皮蛋瘦肉粥,在水和米的交融中扩散、浓缩,慢中有进,大开大阖,历经90分钟的文火慢熬,一碗鲜热软糯的好粥出锅。与其他品类相比,粥是一个24小时都可消费的品类,消费场景广,获客能力强,不打烊的爆款。